一个海外女人记忆中家乡美食一一石首豆巾子

发布时间:2017/7/27 17:57:24 

生态优先绿色发展

严禁焚烧秸秆,净化生态环境

豆巾子

童赵驰

一次我逛街,无意间走到一家啰提吧塔(音译·RotiPrata·新加坡口语。意思是印度飞饼)店前,透过玻璃窗看见一位身着厨师服的印度大厨,在操作台前,双手向上一扬,一张雪白的啰提吧塔就在大厨的手上飞旋。这一刻我惊呆了,不是惊叹他的技艺高超,而是想起了家乡的豆巾子和伯父。

豆巾子是家乡的土特产,刚做好的豆巾子像极了赵本山二人转手上的手巾。圆圆的可拿在手上旋转。它不同于豆筋,豆筋是豆制品,一般作配菜。而风干的豆巾子煮着吃,像刀削面一样做主食。它也不同于豆皮,豆皮通常夹馅当小吃。

豆巾子是用优质大米按一定的比例,参和豆类或荞麦做成的美食。可煎、可炒、可煮,特别是合着糍粑一起煮,添加一点青菜和蒜苗。吃过之后终身难忘。风干的豆巾子在没有冰箱的年代,存放一年不坏。做豆巾子最好的季节是初冬深秋,我们村子一般都在这一季节的晚上。

做豆巾子是家里的一件大事,村子里的大人小孩都会来,像过节一样,热闹非凡。大人们忙得不亦乐乎。有的在用石磨磨米浆;有的在往灶堂里添柴生火;有的在用簸箕托着做好的豆巾子到家门前的晒场上的竹帘上凉。凉好的豆巾子还要捲成卷,用刀切成一厘米宽。后续工作只是风干或晒干,这活是主人家自己以后慢慢做的事。孩子们则在那用长木凳架起的凉豆巾子的竹帘下捉迷藏。凉满豆巾子的竹帘,一张挨着一张是孩子们捉迷藏的绝好屏障,深秋的月亮又高又皎洁、又亮又朦胧,是孩子们捉迷藏的天堂。

我玩得口渴便到厨房去喝水,看见伯父站在平日伯母做饭菜的灶台前。右手拿着一个特大蚌壳做成的“勺子”,舀一勺米浆在锅内,从左到右画一次圆,就将米浆贴在了锅上,再用那“勺子”轻轻地刮一下米浆,盖上锅盖焖。在焖的间隙便去做另一锅,锅盖盖了,这锅就焖熟了。伯父揭开锅盖,十指在锅内小心地轻轻地捏了一下,双臂向上一抬,那洁白的豆巾子随着伯父的双手飞了起来,飞到另一人用双手托着的竹制的圆形的簸箕上。我看得入了迷,竟然忘了捉迷藏。

我神志恍惚,思绪停留在五十多年前。不听使唤的双腿却缓缓的走进了啰提吧塔店。从此我便成了这家店的常客。

作者简介

童赵驰女士原名童兆池,生于年12月。曾任湖北石首实验小学教师。现旅居新加坡,想家时就弹《蕉窗夜雨》解乡愁。她深深的体会到,不离开家乡,看不到家乡的美,离开之后才明白,月是家乡的圆,水是家乡的甜。《腊肉情结》(点击可查看原文)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。

微友评论

童赵驰:读你的《豆巾子》是一种享受。在异国他乡无意中遇到印度飞饼,从而想起家乡的土特产豆巾子,同时浓浓的乡情把作者带回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和快乐的童年时期,作者语言朴实流畅,感情真挚细腻,描述了豆巾子的原料配比,最佳制作时间,美味食用方法和制作豆巾子的详细过程。家乡美食豆巾子就如一股清泉在作者笔尖流淌,流入读者心田,时刻牵动着游子甜甜的思乡梦,深深的思乡情……。

《豆巾子》,散文佳作,平淡中见新奇,平淡中见隽永,用印度飞饼比豆巾子,形象,贴切,引发的乡思绵绵不断,也叫我忽然想吃豆巾子煮糍粑了!

超过20万人正在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中科医院坑
北京白癜风医院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shishouzx.com/sssxw/146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更多>>

    推荐文章
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
    更多>>

    最热文章
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    .